2014年3月12日中午,文一102教室里,在学工办洪灵敏老师的召集下,外语分院非毕业班心理委员们集聚一堂,就“复旦投毒案的感想、心理委员工作意义和价值、心理委员周报表填写内容”三个主题,进行了工作交流。
交流会伊始,洪老师介绍了复旦大学投毒案的案发经过、投毒者的成长经历、心理学专家剖析犯罪深层原因等内容。“他投毒,心理是有愤怒和不满的。那么,他的愤怒情绪是从何而来?这与他嫉妒、自卑、敏感、脆弱的性格缺陷和处理人际关系及情绪调节能力低有关。具有这些不良因素的人在生活中容易遭遇挫折,而挫折往往使他产生愤怒、怨恨、敌视等消极情绪体验,并长时间难以排除,当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如果受到一点哪怕很小的事情的刺激,他就会情绪发作,导致行为失控而作案,伤害被害人。”心理专家分析的这段话,洪老师特别加以强调,并结合杭州不久前发生的“只因为多看了他一眼而导致的割耳事件”进行了分析,启发大家从两个案例中,思考心理委员的工作价值、工作方法。
每个心理委员均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心理委员是持证上岗的学生干部,相比班长更需要懂一点专业知识,工作中需要细心、耐心、责任心,也让我对自己更有信心”——英语1105班葛海文;“平时学习生活中,给性格孤僻的同学多点关心,多给予些温暖,虽然不能改变他的性格,多少总让他阳光一点”——英语1106班黄刚;“心理委员周报表工作,逼着我不得不去关心和观察同学,了解别人的动态,但是从别人的故事中,我受到很多启发,反而促进了自己的成长”——日语1301班吴键;“平时要多走动寝室,从寝室关系中可以看出心理问题的征兆”——英语1105班洪榆乔;“还可以关注同学的微博、微信、qq签名、贴吧发言等”——英语1201班夏倪萍……洪老师逐一肯定了每个同学的思考和见解,并汇总了大家的发言要点:主动关注、多维观察、及时反馈、提升自我。
通过此次会议,我们感受到自身工作的神圣性和价值感,彼此的发言也启发了今后工作的开展。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为和谐校园增添一缕阳光、一线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