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从聚光灯下回到现实生活的杨文韬却异常低调,婉言谢绝了很多采访。那么杨文韬到底是怎样一位“专利哥”呢?
杨文韬,男,外国语学院日语0901班,曾任班级生活委员,现任分院党员之家宣策部部长,曾获:2009—2010学年外国语学院“科研之星”奖学金、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优秀学生干部奖学金、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社会工作优秀”奖学金;2010—2011学年外国语学院“创新创业之星”奖学金、外国语学院“优秀学生干部”奖学金、外国语学院“科研之星”奖学金、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科技创新优秀一等”奖学金。
在专利发明方面,已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191本,有3项国家发明专利已经通过实质审查,另外尚有100多项专利正在接受审查中,已获得或即将获得政府资助达58万余元。
杨文韬自小就喜欢阅读国内外科学家、发明家的相关书籍,培养了科普方面的兴趣。他认为专利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它很普通,就在我们的身边,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的是一颗好奇的心,一双“发现”的眼睛。
平时在逛超市时,看着琳琅满目的商品,他就会想着它们有什么不足,要如何改进它们,便利大家的生活。就连在玩网络游戏时,他也会想象着若是虚拟世界的人和物进入现实世界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杨文韬在写专利时,习惯在心里打出图稿,再将其在电脑上操作出来,从而将虚幻的思维转换成现实的图文。小小的电脑承载了他的几百个专利。
他非常推崇陶渊明《移居》中的诗句“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坚信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付出终有回报。
他回忆说,刚接触专利撰写时,失败就如同家常便饭一般,整整两个月时间才写了2个专利,而他当时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其中。他绝望过,愤怒过,茫然过……最后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支撑着他完成了专利。
他感慨道,这件事对他的影响是巨大的,因为每个人的职业都是平凡而伟大的,但人这一生总要做些什么才不会遗憾。在做一件事情时,无论事情的结果如何,只有充满激情的做事,才能真正享受它的过程,才能在在过程中得到成长。
让我们期待“专利哥”有更多的专利诞生,并转化为现实成果,实现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