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题
为激励全体党员进一步增强先锋意识、实践先锋要求、树立先锋形象,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保持和发展党员队伍先进性,在求是创新校训指引下,在城市学院推进国际化办学的大背景下,结合城院学子需要更丰富、更全面的校园外语文化氛围的实际,以“发挥师生专业所长,营造校园外语氛围”为主题,对校园的硬环境和软环境进行英文标识和传播。
二、载体
营造外语文化氛围,主要是通过学校大门、绿地、地下通道、食堂等硬环境的英文介绍和标识来完成,辅之举办政治文献翻译大赛、外文配音大赛等活动来吸引学生参与,提高同学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能力。
三、具体举措
(一)环境布置
1、校门
(1)横幅:目前校门口的横幅主要都是大字幅的中文,如果用上中英文的话,这样可以使所有进校的人对我校第一眼就有国际化的印象;(2)地图:据近几个月对新生的观察,发现学校的校门口需要一个地图,可以以宣传栏的形式出现,在宣传栏中张贴杭州市交通主线路图,线路图中要标具备中英文名称。这样不仅是对城院国际化的展现,更是对杭州走国际化路线的一种呼应。
2、绿地
在学校里,除了道路,建筑,还有就是绿地。每年学校要在绿地上花费很多,而且,学校部分的绿地已经受到严重损害和践踏。此外对于大部分的花草学生们都不知其名,因此,对花坛进行标明和保护有利于进一步美化城院环境并提高城院学子的环保意识。
3、地下通道
地下通道是城院独具特色的一道风景线,目前,其主要是以展板形式进行装饰。内容不外乎荣誉表彰、学院新闻、学生才艺展现、军训见闻等,且设计外语的较少。因此,可向学校申请一部分橱窗,名为“外语档”(文字以英文为主)。外语档具体内容可包含每日新闻(校外校内),学生寄语(以学生投稿为主),每日一记等,再加上橱窗的内部装饰,总体的视角上要体现外语的特色。这样不仅能给城院学子一种学习的氛围,另外还能督促学生抓紧学业。
4、食堂
学校食堂里的标语是城院学子的另外一顿美餐,更是外语学子的课堂。城院有三个食堂,每个食堂的英文介绍都不是很明确。如此可在食堂的某侧较明显处设一标牌,中英文都需要注明,并且再附上简单的介绍(中英文)。在食堂内部每个小展板上的名人名言,人物介绍,以及水龙头,买饭处,放碗处的地方都需要用中英文进行注明。这样在生活中也能感受英语的氛围,学习生活,在生活中学习。
5、路标
据观察城院的路标并不多,有英文注明的更是少之又少。在一些主要的岔口处,没有特定的方向,如在图书馆的东侧,有两路线,开学时部分家长都找不到北秀楼和超市,因此需在在学校的一些岔口处多设些标牌(中英文注明)表明方向。
6、运动场地
目前我校的运动场地较多,但都没有对其进行特定的标号。如篮球场地分布在南北两个校区,每个校区都有多个篮球场地,可在每个篮球场地依次用英文对其进行编号(one,two...),编号可写于地面。这样在学校有篮球赛时,便于校讯通通知地点,又能有外语氛围。 另外,对南校区操场上的看台可用不同颜色的对其进行英文的命名,重点是对台阶的装饰。
7、公寓
公寓门口的一些标识以及楼下传达室,询问处,休息处,办公室等都未注明其具体名称,需要进一步的用中英文标明,使之更加规范化。
8、图书馆
(1)图书馆应该是我校外语氛围最为浓厚的地方。如图书馆简介、楼层分布指南图及图书借阅处等许多地方都注意到了用英文注释。但是在大厅摆放的书目查询的电脑上却忽视了这一点。
(2)我校外文书资源却相对贫乏。体现在书类书目少,与中文书籍相去甚大,只有少少的三四个书架;而且更新慢,多是一些陈旧的名著,虽然黄黄的书页给人一种历史感,却提不起大家阅读它的兴趣。所以,增加外文书的种类,及时更新,才能让外文书这一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
9、广播
建议广播台增设英文广播栏目和时段,考虑到学生们不可能长时间地收听广播,建议播放一些英语笑话等短小又有趣的文章来吸引大家的注意。或是开设一个英语猜谜的环节,可以发短信猜谜底,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可通过开设一个每日(每周)一句的环节,采用中文英语并用的方法讲述一个句子的意思及适用场合等,吸引大家关注。
10、书报亭
在书报亭中,能带动外语氛围的就是一些中英文杂志,如《疯狂英语》、《英语广角》之类的杂志,种类确实有限。如果想要更进一步去了解国际新闻,那这一类的杂志就不能满足我们的需要了。所以,少量的China Daily或是The Times也是必要的,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
(二)活动举办
相关文化活动搭建“外语桥”,通过各种形式的校园活动和对外交流活动,加强城院学子的外语交流能力。如做好国际文化交流节为主体校园文化活动,涵盖各类英语演讲大赛、辩论赛等学科竞赛,提高外语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增强沟通意识,学以致用。
四、主要特色
1、充分发挥专业所长,学以致用;
2、吸引广大师生参与,群策群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