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创先争优”工作中期总结

发布日期:2011-03-17来源:外国语学院

    根据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党委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外国语学院党总支围绕主题,创新载体,立足实际,根据一个中心(学生成长成才),两个建设(学风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三个抓手(公开承诺、述责测评、聘岗履责),四个阶段(宣传动员、实践活动、典型树立、总结表彰)的思路,举办了创先争优系列活动,涌现出一批典型人物先进事迹,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闪光言行做表率

 

    为激发分院师生党员参与创先争优活动的热情和动力,形成比学习、比工作、比奉献和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的浓厚氛围,分院开展了创先争优每月一星的评选活动,已评选出一位“育人之星”——査叶娟老师,一位“服务之星”——潘恩安老师,两位“成才之星”——张铮同学和付锐同学。査叶娟老师和潘恩安老师以育人为己任,以服务为理念,兢兢业业、默默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张铮同学和付锐同学在保证学业优异的前提下,积极为分院的学生党建工作和优良学风建设做贡献。他们榜样示范的力量,将激励全院师生在工作学习之路上不断前行。

 

    特色活动树新风

 

    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分院各基层党支部开展了合理务实又极具特色的活动,并通过活动载体的创新,活动实效的落实,营造了创先争优的整体氛围。

    为使学生党员对于党的宗旨,党员的责任由更加感性的认识,学生第四党支部邀请了前组织员老党员张一忠老师给支部同学进行党风建设讲座。张一忠老师结合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希望同学们在较为复杂的社会环境下,认清形势,时刻记住自己党员的身份,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完善自我。

    学生第五党支部组织开展了捐赠冬衣、奉献温暖的活动,呼吁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为贫困地区奉献爱心,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响应。

    学生第三党支部开展了英语角活动,给全校英语爱好者提供了交流学习的良好平台,大家各抒己见、讨论热烈,学到了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

   

    亮点工程造氛围

 

    校园文化建设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为进一步优化城市学院校园外语文化与语言环境建设,完善城市学院有关外语学习的基础设施配置,提高我院学子对外语学习的热情,努力构建具有我院特色的校园外语文化体系,学生第三党支部提出外语文化氛围营造实施方案,对校门、地下通道、食堂等硬件环境设置英语标识,同时,为校园活动、对外交流活动等搭建“外语桥”,通过软硬两方面环境的建设,使学生真正学以致用,营造校园国际化的氛围。

    该方案获得学院学生支部“创先争优”优秀实施方案评比二等奖。根据方案设计,相关工作将在新学期全面铺开,力争以实际效果营造我院的外语文化氛围,促进学院的国际化发展。

 

    示范基地抓长效

 

    2010年,由分院党员之家牵头,各支部协作,举办了分院首届党建文化节。以“乐”满八方、“情”系超山、“译”通天下、“思”行万里为章节主题,分别举行了爱国歌曲大联唱、走访党支部活动、政治翻译大赛、党建知识竞赛等大型活动。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丰富形式,让大家了解党史知识,巩固党建知识,增进党性认识;秉承分院特色,将英语翻译与政治新闻相结合,使同学在加强专业能力的同时,拓宽国际视野,提高政治意识;以爱国歌曲为媒介,重温光荣岁月,培养党性能力,丰富校园生活;通过提供文本翻译旅游指引等志愿服务,打开了学校党组织和社会基层党组织沟通交流的渠道。今后,分院将继续完善党建文化节,将其作为示范基地常抓不懈,着眼于建立创先争优的长效机制。

返回顶部
关闭
上一篇:下一篇: